管殼式換熱器污垢清洗技巧
管殼式換熱器長期運行后,內部會形成污垢,污垢的積累使換熱器內部通道截面變小甚至堵塞,造成冷卻水流量不足和壓力降低,引發停機、停產;甚至引發鼓皰、裂紋、爆管等安全事故。
管殼式換熱器常用清洗方法
1.化學清洗
化學清洗是通過化學清洗液產生某種化學反應,使換熱器傳熱管表面的水垢和其他沉積物溶解、脫落或剝離。
化學清洗不需要拆開換熱器,簡化了清洗過程,也減輕了清洗的勞動程度。其缺點是化學清洗液選擇不當時,會對清洗物基體腐蝕破壞,造成損失。
2.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是借助各種機械外力和能量使污垢粉碎、分離并剝離離開物體表面,從而達到清洗的效果。
物理清洗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高效、無腐蝕、安全、環保。其缺點是在清洗結構復雜的設備內部時其作用力有時不能均勻達到所有部位而出現“死角”。
常見的方法有,超聲波除垢、PIG清管技術、電場除垢技術等。
3.機械清洗
它是靠機械作用提供一種大于污垢粘附力的力而使污垢從換熱面上脫落。這種方法可以除去化學方法不能除去的碳化污垢和硬質垢,但要清理干凈管內垢層一般需要5-6遍,有時多達10遍,清管效率低,質量差。
4.微生物清洗
微生物清洗是利用微生物將設備表面附著的油污分解,使之轉化為無毒無害的水溶性物質的方法。這種清洗把污染物(如油類)和有機物徹底分解,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環保型清洗技術。
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都存在著各自的優缺點,又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都是把兩者結合起來使用,以獲得更好的清洗效果。